摘要:女性絕經后,患骨質疏松的可能性是男性的4倍。絕經后卵巢功能衰退,體內雌激素水平降低,會使骨吸收遠快于骨形成,骨量不斷丟失,易增加骨質疏松風險。
每年的10月20日是世界骨質疏松癥日,但據國際骨質疏松癥基金會(IOF)數據顯示:全世界每3秒就會發生一次骨質疏松骨折,1/3的女性和1/5的男性會在50歲后遭遇一次骨折,20%的髖部骨折患者會在骨折后的6個月內死亡。
而《中國骨質疏松白皮書》指出,我國至少有近7000萬人患骨質疏松癥,另有2.1億人骨量低于正常標準,存在骨質疏松的風險。那么,我們該如何正確防范?
1、骨質疏松癥的三大類型
骨質疏松癥是一種以骨量低下、骨微結構破壞、導致骨脆性增加、易發生骨折為特征的全身性骨病。導致骨質疏松的原因有很多,根據誘發因素,主要分為三大類:
1原發性骨質疏松
原發性骨質疏松,尤其高發于女性絕經后、男性50歲后,常分為兩類。
女性絕經后骨質疏松
女性絕經后,患骨質疏松的可能性是男性的4倍。絕經后卵巢功能衰退,體內雌激素水平降低,會使骨吸收遠快于骨形成,骨量不斷丟失,易增加骨質疏松風險。
老年退化性骨質疏松
有數據統計:35歲后骨質疏松的發病率就從1%上升到11%,與骨量流失息息相關。人體在30歲左右骨量達到高峰,此后以每年0.8%的速度丟失。
且隨著年紀的增長,機體生理功能退化,代謝變慢,人體自身的骨形成量會降低。而性激素減少、腎功能生理性減退,骨皮質和骨松質均受影響,進而更易發生骨質疏松。
2繼發性骨質疏松
繼發性骨質疏松主要與某些疾病和藥物有關。如甲亢、糖尿病、垂體病變等內分泌疾病,類風濕性關節炎、腎病、腫瘤病變等。
而長期服用一些免疫抑制劑、糖皮質激素等藥物,也可能增加骨質疏松風險。
3特發性骨質疏松
特發性骨質疏松,可發生于年輕人,包括青少年、成人骨質疏松,女性妊娠、哺乳期骨質疏松等。
2、警惕“4大信號”,自測風險
很多生理及病理因素都會影響骨量的增長和流失,而我們卻很少關注骨骼的健康,甚至不少人得了骨質疏松癥還渾然不知。有以下癥狀的人就要警惕自己的骨骼健康了。
1痛
當骨量流失到一定程度時,骨骼中縱橫交錯的骨小梁斷裂的次數和部位就會增加,形成多處“微小骨折”,導致骨痛。
2骨折
骨質疏松嚴重時,輕微的外力,比如咳嗽、打噴嚏、搬動輕質物體等,也可能造成骨折。
3脊柱變形
骨質疏松情況嚴重的,可能出現身高縮短和駝背。若身高變矮,超過3厘米時,就可能出現骨質疏松癥了。
4呼吸系統障礙
嚴重的骨質疏松可造成胸、腰椎壓縮骨折,常導致脊柱后凸、胸廓畸形、胸腔容量明顯下降,有時還會引起多個臟器的功能變化。
骨質疏松出現以上癥狀時,往往已經較為嚴重了。因此,在這些癥狀出現之前,我們最好了解自己患骨質疏松的風險,不妨自測一下。
以上10道題,如有一題回答結果為“是”,即為陽性,提示存在骨質疏松癥的風險,需提高警惕,并建議進行骨密度檢查。
3、三大常見“補鈣誤區”
首先得明確,鈣與骨骼健康息息相關。但不少人每天吃鈣片也不見病情好轉,甚至還有些人自覺補充鈣片,也發生了骨質疏松。原因何在?可能與以下誤區有關。
1誤區一:老年人才需要補鈣?
骨質疏松雖有年輕化趨勢,但中老年人更為高發,導致有部分人誤以為只有年紀大了才需要補鈣。其實不然。
首先,每個人的成長發育,包括孕期胎兒都離不開鈣質。一般而言,青少年的鈣攝入量不低于1000mg/天,但其鈣吸收能力較好,建議多從膳食中獲取,若是影響發育了,可用鈣劑補充。
其次,人的骨量就像存養老金,是為未來蓄積潛力。到了30歲左右,人體的骨量會到達峰值,之后只減不增。當峰值骨量存的越多,發生骨質疏松的時間就相對更遲,程度也越輕。
更何況,當你年老時發生了骨質疏松再補鈣,機體的吸收能力也大不如前,效果就非常有限。因此,補鈣,沒有年齡界限,但要趁早,從年輕時開始儲存骨本。
2誤區二:吃鈣片就能防骨質疏松?
鈣是構成骨骼的主要成份,但骨質疏松并不是因為單純的缺鈣,多是由于鈣調節機制失衡所致。因此只補鈣是遠遠不夠的,還要促進骨生成,預防骨流失。
膠原蛋白——防流失
骨骼中有機物的80%是膠原蛋白。其是組成骨骼的框架,預防骨質疏松的必需元素。
膠原蛋白不僅能提高骨骼韌性,還能將鈣質、礦物質和多種微量元素牢牢固定在骨骼腔內,提高吸收利用率,從而增進骨骼的生長與再生能力,有效預防骨質疏松。
平時可適當吃些魚皮、豬皮、雞爪等含有膠原蛋白的食物,但這類食物的脂肪含量也較高,不宜多吃。
此外,優質睡眠也能輔助促進人體膠原蛋白的增生。
維生素D——促吸收
維生素D能鎖住骨骼中的鈣,防止鈣質流失,促進機體將源源不斷的鈣吸收到骨骼中。
平時可適當多吃些香菇、酵母等植物性食物以及深海魚類;另外曬太陽也是補充維生素D的一種方法,建議每周曬2次太陽,每次20分鐘左右。
鎂——助運轉
鎂,也是構成人體骨骼的重要成分,影響著骨基質和骨礦物質的代謝,以及鈣離子細胞內外移動的“通道”,能強化骨骼留存更多的鈣。
日常可適當多食用菠菜、芥菜、糙米、小麥、香蕉等補充鎂元素。
3誤區三:鈣片吃得多,鈣就補得多?
即便都是“鈣片”,也是有差別的,不能以簡單的“服用量”來衡量。
無機鈣:主要包括碳酸鈣、氯化鈣等,一般是固態鈣。它們的特點是鈣含量相對較高,吸收率較好,價格便宜。
有機鈣:如乳酸鈣、葡萄糖酸鈣等,一般是液態鈣。特點是溶解性和口感較好,但含鈣量相對較低。
而且補充鈣劑還得考慮人體自身的吸收量,并不是說吃進去多少就能補充多少。所以在補充鈣劑的同時,可以講究營養素之間的搭配,促進鈣質更好的吸收利用。
快速連結:骨科點點讚
R74ED41585DDFG
留言列表